石斛,别名吊兰花、金钗石斛、黄草等。为兰科石斛属植物。以茎入药。性微寒,味甘淡,具滋阴养胃、清热生津、明目强身的功效,主治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石斛含十多种生物碱,主要有石斛碱、石斛酮碱、石斛胺、石斛高碱、石斛次碱、N-甲基石斛碱、石斛宁等。此外,尚含粘液质及淀粉等。药理研究发现,其中一些生物碱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且石斛的水溶性多糖具显著的增强免疫效应,有抗癌、防癌、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石斛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西、广东、云南、台湾、湖南等省区。药用石斛多采自野生,多年来石斛栽培一直存在着成活率低、产量低、进人盛产年限长的问题。由于石斛繁殖力低,近年来采集量大,野生资源枯竭,亟待人工栽培,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一、附主选择
石斛为附生植物,附主对其生长影响较大。以树木为附主者,须选择皮厚、多纵沟纹、含水分多、常有苔藓植物生长的树;以石头为附主者,亦应选择阴湿并生有苔藓的岩石或石壁。
二、繁殖方法
多用无性繁殖,有分株、扦插育苗、腋芽繁殖和试管苗快速繁殖四种,目前以分株繁殖为主。
1.分株繁殖在春、秋季进行,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石斛发芽前栽种为好。选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萌蘖多、无病虫害的-年或二年生植株作种,连根挖起,视茎数多少分为若干丛,剪去枯茎、断枝和过长的须根,每丛应留有健壮茎2~5支,用稻草捆好备用。栽时用竹钉或绳索将种株根部固定在树干上,株距30cm左右,再用稀肥泥或以牛粪、豆渣与稀泥的混合物,薄薄地敷一层于根部,切忌将泥粪敷在茎基或蔸丛中;
也可用刀将树干砍去一点树皮,用竹钉将石斛根部固定在树干砍伤处或用绳索捆上,然后用牛粪泥浆敷在石斛根部,每年清明至谷雨,用猪毛、沟泥等混合物,糊在石斛周围1寸左右树皮上。若在石上栽种,则选生有苔藓的大石包,种在凹处或石缝里。若石头光秃无凹缝,可人造石梯、石穴和石坝后,将石斛种株放在这些地方,用小石块将石斛根部压着,周围敷上泥粪,牢固即可;若在泡砂石、碎石堆上栽种,可先撒上一些泥砂,敷上薄薄一层泥粪,然后将石斛种株放在石堆上,用碎石压着,周围再敷泥粪即可。
2.扦插育苗将石斛分成单株,每株一茎,按行株距各10cm左右,栽于阴棚下的腐殖土、蛭石中,其深度以茎不倒为准。当腋芽萌发,并长出白色气生根后,将单株横置厢上,用小石块压着,上盖细腐殖土约2cm厚,待幼苗3~5cm高时,分割幼芽移栽于树干或石头上;也可在采收时将三年生石斛茎剪为两段,下段加工为商品,上段作为繁殖材料。将上段横置于阴湿的平石板上,头部朝外,下部朝内,摆前于石板上敷一层薄薄的泥粪,然后用小石头将下部压着进行育苗,当腋芽和气生根长出形成幼苗时即可定植。
3.腋芽繁殖三年生石斛茎的上端,常萌发腋芽,并长出气生根,成为小苗。待腋芽长至5~7cm高时,即可将其从母茎上剪下,进行栽种。
4.试管苗快速繁殖可用种子、茎尖及茎节进行无菌培养。
(1)种子培养取人工授粉的果实,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30秒后再用0.1%升汞消毒8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在无菌操作下,把果实切成0.1mm方块,接种到培养基上,每瓶3~5块。N6培养基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最好,蔗糖浓度2%最佳,NAA浓度0.2~0.5mg/L最适合胚的萌发和生长,种子培养中加人椰乳对胚萌发和萌发后的初期生长起促进作用,而香蕉汁对继代培养中石斛的生根和壮苗起促进作用,生根和壮苗培养中不加入NAA,只用N6+10%香蕉汁,苗长得更粗壮。培养温度25~28℃,光照度~lx,每日10~12小时。种子萌发后,转管3~4次,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并具有3~4条1~2cm长的根时,可将试管苗练苗后移栽。
(2)茎尖培养取石斛当年萌发的嫩茎尖,用10%次氯酸钠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后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5~28℃,光照度~x,每日10~12小时。在MS+NAA0.2mg/L+6-BA0.5mg/L培养基中培养30天左右,外植体诱导出大小不一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再过20天形成不定芽,将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切制开,再接种到MS+NAA0.2mg/L+6-BA0.5mg/L中,愈伤组织会增殖并产生不定芽,将不定芽移到N6+10%香蕉汁中培养30天左右,会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3)茎节离体培养取石斛茎去叶、洗净、表面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切成约5mm长的小段,每段必具一个茎节,接种于1/2MS或努森培养基内,置26士1℃光照条件下培养,经约两周,腋芽长出,约1个月形成完整植株的试管苗。当有4~5片叶展开,并具有3-4条1-2cm长的根时,即可练苗后移栽。此外,还可盆栽、水培,或种于石墙、石缝、岩壁上。
三、田间管理
1.除草种在树上的石斛很少有杂草生长,种在石头上者,常有杂草丛生,应随时拔除。遇有枯枝、落叶也应捡尽。
2.浇水与追肥石斛栽种后应保持湿润的气候条件,要适当浇水,但严防浇水过多,切忌积水烂根。栽种后从第二年开始追肥,每年2次。第一次在4月上旬至下旬,用油饼、油脚、猪毛、豆渣、人发等一种或几种与牛粪、肥泥加磷肥及少许氮素化肥调匀,薄薄地敷在石斛根际周围,促使幼芽发育;第二次在11月上旬,也可用上述稀泥肥敷于石斛根际周围,使能保温过冬。
3.修整每年春季石斛发芽前,应剪去部分老枝、枯枝和过密的茎,促进萌发健壮的新茎。种于树上者,还要修去过密的树枝,使透光适度。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病害
(1)叶斑病初夏时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斑点周围显黄色,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最后枯黄脱落。可用1: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倍液防治。(2)石斛煤污病整个植株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灰黑色粉末状物,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发育不良。3~5月为主要发病期。用50%多菌灵倍液或40%乐果乳剂0倍液喷雾1~2次。(3)石斛炭疽病受害植株叶片出现深褐色或黑色病斑,严重的可感染至基枝,1~5月为主要发病期。用50%多菌灵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倍液喷雾,以预防控制该病对新株的感染。
2.虫害石斛虫害主要是矢尖盾蚧,可用松脂合剂防治。
五、采收加工
1.采收野生石斛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集为好;栽培的在栽后3年秋冬季采收。收割时可用剪刀剪取,收老留嫩、割大留小,以便新茎生长。年年收割,严禁将全株连根拔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