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耳闻,林速北炒粿在揭阳已有50多年历史,粿条炒到汁汁tiutiu非常够力!!!
▲林速北女儿的店
今天去的这家是他女儿的店,他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别的地方也都开了一家。
店铺门前挺宽敞,停车方便,但没想到来这里的,也不乏有些粤U、粤D的车…
▲墙上挂着06年揭阳日报对林速北的报道
店里的桌椅、调料等摆放得井井有条,小小的店坐满了人。没看到林速北本人,估计现在儿女都上手了,不用时时亲自出马。
▲摆在台面上的新鲜食材
除了炒粿条以外,店里还有其他菜品,如猪肚、猪粉肠、鸭肉、大锅汤,全部食材都直接摆在食客面前,新鲜看得见。
▲林速北女儿操刀
▲林速北女婿掌勺
点了几个菜,林速北女儿两公婆配合默契,三两下翻炒,如神奇魔术手般,一盘烫嘴的芥蓝炒粿条就摆在你面前。
▲不锈钢盘子装的粿条
跟其他店白盘装的精致不同,这家店更加豪放,直接用与肩同宽的不锈钢盘子装,超足量!这着实把我吓坏了。
不知是否跟咱们揭阳的水有关,揭阳人做的粿条不仅细条,还特别滑溜。用大锅炒,火猛油厚起锅猛,十分烫嘴,要吹几下才可入口。
再加上火候控制得十分到位,炒出来的粿条和猪肉都显现出漂亮均匀的金黄色,吃起来肥而顺滑,香而爽口。
白切鸭卖相清爽,皮滑肉实、吃完后嘴留余香,没有膻味,总体比较偏向清甜的口味。
老板娘说,鸭是他们自己手工拔毛后当天烹制的。中午的生意,一般早上8点就从相识的人自家养殖场拿货,现杀现弄,确保新鲜和口感。
汤的材料倒是不特殊,
但是真材实料真不是盖的。
用早上新鲜熬制的一大锅鸭头鸭脚用作底料。白萝卜本是清淡的,一咬开来,满满浓郁的鸭汤味,两者混起来不油不腻,十分和谐。
用猪骨猪小肠和猪肺做汤底,再加上石橄榄进行整体提味,清香甘润。一碗下去,喉咙像被清洗了一般,留下淡淡的甘味~
不得不感叹,小小一家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不单单只有炒粿条满分,其他的一入口都会不自禁竖起大拇指!让我十分意外的是,吃得如此丰富,盘盘大又满,结果结账时
人均才二三十块!
不愧是有金字招牌的良心商家啊!!!
林速北炒粿这块招牌,
从年就开始打响。
在那个政局纷扰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出路。小时候读书不行,那就找别的法子。养鸡又养鸭,从做粿条汤再到炒粿条。
一条路走不通,就走另一条路,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刻苦往深处走。不得不佩服,林速北从小就有了极高的悟性。
炒粿条说不上是大生意,利润薄来钱慢,从村里的一家小摊档,到如今儿女都有了自己的店,人多的时候,每天要炒几十斤粿条,回头客如此之多,绝不可能是一路糊弄着过来的。
人人都知道熟能生巧,
也都听过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
就为你留着一扇窗的道理。
然而反观现在,物质条件上来了,人反而变得浮躁,一不小心就陷入好高骛远的境地。
能舍得把整个人生都献给一门手艺,勤能补拙,实打实把他发扬光大,甚至代代相传,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各行各业,
是金子,总会发光。
从18岁开始,至今55年,按每天10斤来算,
林速北家至今至少炒了吨粿条!
如今,这块用粿条拼起来的金字招牌,比钢还硬,比铁还强,历经55年仍熠熠生辉,值得你来品鉴。
店铺信息
店家:华清林速北炒粿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diaolana.com/sdljd/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