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吊兰 > 石吊兰鉴定 > 正文 > 正文

统编教材教学资源高中历史新教材选择性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1 12:08:22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陆海交通的发展1.汽车的发展(1)世界①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由汽车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②此后,汽车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2)中国①年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红旗轿车下线。②到年底,中国汽车年产量达到.9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辆。2.高速公路的发展(1)世界①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2)中国①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②到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3.高速铁路的发展(1)世界①高速铁路是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②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③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2)中国①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②到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3.5万千米。4.航运的发展(1)世界①航运技术:20世纪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②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③海底隧道:年,英法海底隧道开通,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2)中国①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②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③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为万载重吨。(二)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阶段(1)内燃汽车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以汽油和柴油为能源的内燃机研制成功,其轻巧、便捷、高动力的特点很快取代蒸汽机成为重要动力。年,德国人戴姆勒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作为动力的内燃机四轮汽车;年,美国人福特制造了世界上著名的T型汽车,该车采用流水线生产,使汽车真正进入量产阶段。此后,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成为大众化的商品。(2)新能源汽车阶段: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采取电力作为动力或其他绿色能源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车,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3)智能汽车阶段: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新科技革命进入智能时代,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智能汽车逐渐进入实用阶段。(三)航空的发展1.世界航空业的发展(1)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标志着飞机时代的开始。(2)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3)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4)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由布质或木质转变成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机所代替。(5)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2.中国航空业的发展(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2)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个,飞机架,定期航线4_条,定期航班国际通航65个国家个城市。(四)世界航空业发展历程(1)奠基:经过人类长期的探索和勇敢的尝试,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年,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的热空气气球和查理的氢气气球相继升空成功,标志着人类航空发展的第一次重大突破。(2)起步: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用自己制造的飞机,实现了人类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3)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军用飞机的性能不断提高,使战争从平面向立体转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起来的民用航空运输事业,使飞机成为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4)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喷气式飞机的出现,使飞机突破了音障,这是航空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经济、安全、舒适的喷气式客机成为民用航空运输的主力,改变了现代交通运输的结构。(五)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1.缩短人流和物流的时间(1)现代交通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2)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2.方便了人们市内通行(1)城市公共交通始于19世纪,交通工具起初为公共马车。(2)后来又发展出有轨电车、市内铁路和公共汽车等。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普通民众从“旅”到“游”,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六)现代交通条件下物流业的特征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中国物流呈现出以下特征:(1)物流业需求呈扩张趋势;(2)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明显;(3)物流企业呈个性化趋势;(4)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明显;(5)区域物流呈集聚与扩散之势;(6)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的趋势明显。(七)世界交通的发展历程1.古代:早期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其惯性的足迹形成“路”,运输依靠人背、肩挑、杠抬、头顶等原始方式。公元前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双轮车,依靠人力、畜力运输物品。随着物质生产的丰富,交流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铺设道路、挖掘运河。古罗马将罗马城与各行省用道路相连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状况。世界不同地区的各民族开始进行对海洋的探索,但其探索受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制约,仅限于沿海地区。2.近代(1)工业革命前:年前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西欧对资本原始积累需求增加,达·伽马、麦哲伦等开辟新航路,建立起全球航路。17世纪,法国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荷兰运河系统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体现。(2)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使用使交通运输业发生巨大变革,19世纪初,蒸汽火车机车和轮船发明。19世纪80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出现。新式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联系更为密切,世界市场逐步形成。3.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逐步普及,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道路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在世界各国广泛建设。航运技术和造船技术进一步提高,现代通信手段广泛使用。进入20世纪,航空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喷气式飞机、宽体客机先后出现,成为空中运输主流,将人类带入快捷时代。(八)中国交通发展的历程1.古代:秦朝时期,道路修筑成为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实行“车同轨”,构成了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驰道四通八达。此后历代王朝都重视道路修筑,驿道、驿站遍布全国。在人工道路修筑的同时,政府加强人工运河的开凿,秦朝灵渠、隋朝大运河、元明清京杭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开辟了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东线和南线两条航线,宋元时期,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指南针和天文定位技术的应用,远洋贸易逐渐频繁。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古代中国远洋航行达到顶峰。2.近代: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交通工具火车机车、轮船和汽车等被引入中国,唐胥铁路和京张铁路开辟了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的先河。“黄鹄号”蒸汽轮船的建造,开启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汽车工业、轮船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下铁路和民用机场建设突飞猛进。(九)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控制和操纵了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是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的,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人们的观念等对交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有影响。1.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通行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3.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4.交通的发展缩短了旅行的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探究点一 现代交通的发展历程 史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是和交通革命密切相联的。火车首次完成了陆地交通的革命,轮船实现了海上交通的革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重视交通运输的发展,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推进交通设施、动力和技术的改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交通运输结构发生变化:由注重铁路建设转向公路、管道和航空运输。——郭正忠《中国经济史研究》 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变化:牵引动力由蒸汽机转变为内燃机;交通运输结构由注重铁路建设转向公路、管道和航空运输。原因:科技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汽车、飞机交通工具的出现。史料二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激增,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支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较快,但整体销售规模较低。新能源汽车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缺乏及时性,标准体系仍需完善;核心技术仍需攻关;质优产品依然缺乏;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缺失;技术资源缺乏整合;产业链互动模式尚未形成。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引导区域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持续升级。——陈瑞青、白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史料二,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特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较快,但整体销售规模较低。原因:①增长较快的原因:现有汽车保有量激增,能源压力大且环境污染严重。②整体销售规模低的原因:人们消费观念影响;新能源汽车技术未成熟、价格偏高;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探究点二 世界航空业的发展 史料 二战后,波音公司利用战时积累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全力进行大型喷气运输机的研发制造。20世纪60年代中期,公司重心转向大型民用喷气飞机制造。年,研制成功波音喷气式民用客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发展了从波音到等系列型号,牢牢占据世界喷气式客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年,收购罗克韦尔防务及空间系统分部;年,兼并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麦道公司;年,收购休斯航天和通信业务分部。目前,波音的用户遍布个国家,业务部门分布于美国和全球60多个国家,共有雇员约20万名。 根据史料,归纳波音公司空前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发展原因。 发展表现:重心由军事转向民用领域,成为民用航空市场的霸主;通过兼并,扩大公司规模,扩展公司业务;业务分布范围广,成为巨大的跨国公司。发展原因:①科技: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积累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将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推动。③国际环境: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环境实行转型;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潮流。探究点三 现代交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史料一 工业革命大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运河和公路交通,蒸汽机车和铁路应运而生。铁路以廉价快捷的优势迅速支配了长途运输。蒸汽轮船还被应用于海上运输,随着蒸汽机效率的提高,轮船逐渐取代了帆船。为了传递商业信息,人们又发明了电报,铺设了越洋海底电缆。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张。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交通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火车机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飞机和汽车;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高速铁路。影响:推动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史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天航空科学迅速崛起,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业呈现了相互推动的模式。工业发展改变了交通运输的工具,交通运输便利了工业市场的拓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史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运输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现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特点:工业革命与交通运输发展相互推动。影响:加快了物流和人流的速度,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密切人员往来与互动,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探究点四现代通信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材料 网络使人际交往更直接,实现了双向互动或多向互动;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参与机会,有利于人们在网上直接交流思想。读者与作者、客户与商家可以针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提出疑问,虽然是远隔千里不见人,但是能够即时交流,直接交流。——胡芳《论互联网影响下的人际关系》 现代通信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积极影响: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消极影响:信息泛滥、网络诈骗等信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沉迷手机与网络的“低头族”、人与人感情的异化和冷漠、孤僻现象增多。

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王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diaolana.com/sdljd/861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石吊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