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吊兰 > 石吊兰考证 > 正文 > 正文

乡土生活武陵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5 14:10:30

说起武陵,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陶渊明笔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理想境地,然而当我长大一些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武陵不正是我的家乡嘛——逶迤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境的武陵山区。其实陶翁笔下的环境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如今它正在慢慢消逝。对于武陵独特之景,我独爱它的春。

万物醒来的春天处处是景,这是武陵春日的写照。

金黄的颜色此刻正华丽地装扮着武陵福地,仿佛心中怀着对春的款款深情。并不娇媚的油菜花火热的绽放着,春风轻抚她青绿的枝叶和金黄的花朵,发出阵阵山民勤劳的芳香,不时引来阵阵采蜜的蜂群,此起彼伏的自然色彩明媚人们的双眼,但她不止是为这赏心悦目的风景,更多为了下一季满满的收获。

桃红是三月(农历)的守候,但还未灼灼其华,那蠢蠢欲动的姿态已等不及要炫一场缤纷的花式。对桃花我是有着特殊的情感,但并不是因为她能赋予粉红的气运,与佳人执子之手驻足十里桃林,而是因为她永远都在略带寒意的初春绽放,涅槃般的经历注定这柔弱的花姿饱含着无声的执著和坚韧,而依旧还世界一片风景。凋零的花瓣落满山林,和潮湿的泥土一起滋养着赖以生存的土地,此刻你一定能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意。

粉红花蕊桃夭落红

山花山果是大自然的恩赐。在这百花齐放的时节,许多零碎的花也竞相开放,有山茶、有映山红、有笔筒花,有鸢尾花……还有好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都在这春天里尽情的展示自己独特的美。

梦花

而最为享受的,莫过于山花过后,聚集大地精华长成的可口的野味山果。青的茶泡,绿的刺薹,粉的茶耳,红的树莓和血红的樱桃……大自然好像独宠这片土地,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卸下春华秋实的禁制,硕果四季如秋。

刺梨树莓(方言刺泡pāo)

树也不示弱,那轻吐的鹅黄嫩芽星星点点的散布在枝干上,在摄影师定格的相框里,像一只只匆匆赶来的蝴蝶,翩跹的飞落枝头停歇。让人难以忘怀的,我想算是河边柳和长青竹了。柳条浅绿而酥嫩,垂下千万丝绦,柳絮像刚长大的春蚕又像初来世间的毛毛虫那般柔软,柳花带有淡淡香气,微风过后,和着波光粼粼的涟漪,留下满河清香。密密麻麻的竹林里萌发的春笋,破土而出,逢春犹在,生机勃勃,随眼一扫,便可看到一个接一个或是两两怀抱地矗立在竹林深处,不过它也是一道美味佳肴。不禁让人想起:“稻草捆秧父报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的对子。

一桶竹笋,两篓壳煮沸竹笋去酸

竹林依旧用四季青绿的竹叶庇荫着整片山林,而百节长青的翠竹更加使其茂密,清晨和傍晚,在薄雾笼罩下走进它略感阴森与寒意。这些都是历来被多少诗人所赞颂的景象,只有在春天里才能看到这样梦幻的景致。

行进在梦的路上,我也遇见了老屋那依山傍势的吊脚楼,和青涩的石板路。老旧的木屋已经褪去了当年的光景,唯有青瓦、石墙和木板静默的守候着时光流转,在浓雾的掩映下,凸显深山藏古楼的景致。

渐渐消失的木房子,土家传统的吊脚楼。

看山间的花开花落,草长树生,洞察岁月的变更,此时此刻与大自然最为亲近。我想,和我同一时代长大的孩子也爱这有些沧桑的景,驻足于此,和老屋一起在相机里定格。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已不再光滑,踩着长满青苔的石阶上,你会想到丽江古城、想到乌镇院落,想到凤凰古城,尽管这里没有那么文艺也不及那么厚重,但吊脚楼是祖辈智慧和勤劳的印记,就地取材的结晶。阳光透过树荫撒下的斑驳的光影,留下了我们行走的足迹,而这一切都像每个故乡一样慢慢消逝。

朝晖斜照的厢房

于我,最喜欢的是清明、谷雨时节的春雨,它连绵不绝,润物无声。此时气候温和,一场雨后,把跌宕起伏的山峦装点成雾气缭绕飘飘悠然的仙境。

行走在烟雨朦胧的画中阳光照耀下峡谷里清朝的雾霭雨过山尖的薄雾

同时春雨的到来,也预示着春耕的开始。青箬笠,绿蓑衣下,是手采“玉露”谷雨茶的清甜;

一叶一芯的明前茶

是春江水暖中插秧倒走三指入泥,摆动秧绳的忙碌;是移植包谷苗,行走土豆地里的仔细;亦是清早放牛,结群玩耍,满体草香的喜悦。雨里,还有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蛙鸣,还有斑鸠聒聒的歌唱,以及啄木鸟嘣嘣的弹奏……这一切勾勒出武陵烟雨的别致。

春且至,此刻正有庐州月,江南雨,西湖垂柳,阳朔烟云,水泽云梦,而武陵则是山下人家一片春意……或许随着桃花源的传闻多了一份向往,亦或许随着“武陵春”词牌的流传更添了一份春愁!时代向前,但昨夕已物是人非,今夕不负五更春了,明夕何在?

在远方忙碌的人儿,你是否也一样念想着家乡的春天了?请发表你的感想……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diaolana.com/sdlkz/1001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石吊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