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吊兰 > 石吊兰考证 > 正文 > 正文

端午五月五,话端午澎湃在线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6 11:30:26
<端午节的来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相传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说法。但闻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一文中,认为端午节与我国南方崇拜图腾的氏族宗教活动有关,只是后来与纪念历史人物联系上了,才成了固定的民俗。

民俗学家们也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代先民们驱邪禳灾的思想,端午节最初的一些习俗都与驱鬼神、祛病瘟、求安宁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每逢端午,家家门上挂菖蒲、蒿草、艾叶;赛龙舟、吃粽子。

从先民的宗教活动演变成为今天的民间习俗,尽管形式不同,但两千多年来,人们祛病求安康的“初心”没有改变。

据考,关于粽子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人们吃粽子的习俗可在屈原去世多年前就开始了。而屈原的作品里,也有关于竞渡、浴兰汤习俗的描绘。

各地的端午节还有制凉茶、采药、戴香包、给小儿挂五彩丝线、在小儿额上点雄黄酒等风俗,有避五毒、祛疾病、保安康之意。

端午话养生

病症

农历五月,天气变得炎热,雨量增多,蚊虫滋生,易湿热互结,瘟疫流行。所以农历五月被称之为“百毒之月”,又有“恶月”、“毒五月”之称,需注意祛湿排毒。

《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人们有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及菖蒲来驱病、防蚊、辟邪的习俗。

香囊也是由此衍生,其可随时携带身边或挂于床旁,常用配方有藿香、佩兰、石菖蒲、冰片、白芷、丁香、薄荷、紫苏等,中药香囊可辟秽化浊,对预防感冒有一定作用。

饮食

端午节江浙一带有吃“五黄”的习惯,即黄瓜、雄黄酒、黄鳝、黄鱼、咸蛋黄。

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由于黄鳝全身刺比较少,很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吃,用来煲汤或者煸炒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应注意的是黄鳝动风,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病属虚热,或热证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黄鳝。

情志

端午气候炎热,人易情绪激动,烦闷烦躁,在此时更应追求心境和谐,以减少心悸胸闷的症状产生。

古诗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指出情志安静、心态平和的重要性。

运动

夏天在家开空调时应注意空气流通,可定时开窗通风。另可适当运动,稍微出点汗,这样可以将湿气从汗出排出,但不宜大汗淋漓,反而会伤正气。

小插曲

OURFESTIVALS

心灵手巧美小护们的端午节作品!文字来源:医院中医科

照片来源: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原标题:《五月五,话端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diaolana.com/sdlkz/10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石吊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