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习一医院整理总结出来的一套便于记忆的中药学习方法。这里是一个适合所有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的平台。本方法集图文、鉴定、炮制、相似药性鉴别等为一体,实时
五加皮别名桂黔吊石苣苔。性味:辛、苦,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
桑寄生别名桃树寄生。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五加皮和桑寄生共性为:均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多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证。差异为:五加皮尚具辛味性温,温补通络止痛作用较强,亦治小儿行迟;兼能利尿,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桑寄生尚具甘味性平,兼能养血安胎,多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3别名白刺、目骨、追风使、五谷皮、南五加皮、红五加皮
4产地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四川等地。
5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卷筒状,长5~px,直径0.4~35px,厚约5px。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斑痕;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黄色或灰白色。微有香气,味苦、涩。
6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7性能特点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8功效主治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
9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10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用。
11药理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单独1次给药显示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连续给药则显示出强壮作用。刺五加不仅改善兴奋过程,而且也加强抑制过程,使抑制趋于集中,使分化更完全,增加大脑皮层的内抑制过程。
2、抗疲劳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甙类均有抗疲劳作用。甙的作用较相提取物为强,较人参提取物及人参甙为强。
3、抗癌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总甙对动物实验性的移植瘤、药物诱发瘤、癌的转移和小鼠自发白血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能减轻抗癌药物的毒性。
4、抗衰老作用:刺五加提取物及其基叶的乙醇提取液对血小板聚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刺五加浸膏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使正常窦律时间增加,使异常动作电位显著减少。
12中药经典附方1、治四、五岁不能行:真五加皮、川牛膝(酒浸二日)、木瓜(干)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下,一日二服,服后再用好酒半盏与儿饮之,仍量儿大小。(《保婴撮要》五加皮散)
2、治腰痛:五加皮、杜仲(炒)。上等分,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五加皮的图片(20张)每服三十丸,温酒下。(《卫生家宝方》五加皮散)
3、治虚劳不足:五加皮、枸杞根皮各一斗。上二味细切,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麴一斗,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千金方》五加酒)
4、治损骨:小鸡一只,约重五、六两(连毛),同五加皮一两,捣为糊,搦在伤处,一炷香时,解下后,用山栀三钱,五加皮四钱,酒一碗,煎成膏贴之,再以大瓦松煎酒服之。(梅氏《验方新编》)
13老师留作业:明天一味学中药
小提示: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动力?源于您对我们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diaolana.com/sdljd/4846.html